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前言
在国内
各地经济发展竞争
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,招商引资
无疑是各地的"王牌"战略。不论是那些急需发展的落后地区,还是那些已经走在前列的富裕地区,它们在这场"招财进宝"
的竞赛中从未停歇。为了那些
实力雄厚、税收贡献显著
的企业,抑或是仅仅为了扩充地方产值规模
,各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,甚至不惜为那些"明星企业"量身定制优惠政策,以此彰显地方对这些企业的重视与青睐。而对于这些
盈利能力强劲或者即使盈利很弱但收入规模很大
的企业来说,他们更愿意采取一种"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"的策略。与其在一个地方扎根纳税,不如在多个地区布局,设立分支机构
。这样不仅可以分散经营风险,还能在正常纳税的同时,享受到各地提供的财政补助,实现利益的最大化,何乐而不为呢?在这样的背景下,不仅企业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,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,企业和地方
实现了双赢,一拍即合
。在当前,这种在异地,或者直白一点在所谓的“税收洼地”注册公司,以获取政策优惠的方式还能适用吗?答案不是绝对的!主要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风险。
一、税收洼地的优惠政策本身是否合规?
我们来看几个关键的政策,2014年11月,国务院发布了
《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》(国发[2014]62号)
,目的是清理和规范
各地变相的税收返还等财政优惠政策
。该通知明确指出,未经国务院批准,各地区、各部门不得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。对于已经违法违规的优惠政策,如先征后返、财政奖励或补贴等,要坚决取消。
尽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,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阻力,这体现了地方对优惠政策的依赖,或是担心突然取消优惠政策对当地经济和企业的影响。
随即的2015年5月,国务院又发布了
《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》(国发[2015]25号)
,对原有政策进行了调整。该通知允许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在规定期限内继续执行,对于需要调整的优惠政策,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设立过渡期。也就是两个关键点:
- 各地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,在规定期限内可以继续执行,原来承诺的继续有效。
- 在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情况下,各地不得再出台新的优惠政策。
所以说,可能公司注册的时候是一个样子,注册后又是另一个样子了!
二、在税收洼地设立的公司经营是否合规?
如果仅仅因为一个地方的税收优惠政策,就去那里注册公司,而实际的公司运营、市场活动、供应链管理等等各个方面跟这个地方没有半毛钱的联系,那么最后可能这个公司只能仅仅沦为一个税筹的工具,将面临巨大的风险。
企业在做出注册地选择时,应该全面考虑除税收优惠以外的多种因素,如市场潜力、人才资源、基础设施、供应链效率等等,制定一个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决策。
绝大部分企业如果单单是为了蹭税收政策的东风,就在税收优惠地设立公司,那么最终公司都沦为
“开票公司”
,实质上根本没有人在当地运营,也没有人或只有很少人在当地公司领取工资,所有的业务都是总部“远程遥控”,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就会不自觉的暴露出各种违规的风险,漏出尴尬的底裤!三、结论
最后,总结一下。
- 如果你在优惠地区设立的公司不都是为了税收优惠,还有其他层面的考量;
- 或者你的公司或业务在税收优惠地区有实际进行业务运营的可能性。
那么就可以尽可能的去抓住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东风!
温馨提示
微信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,如果您不想错过“小微创业服务”的文章,请将我们设为"星标",这样每次最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。方法:点击文章页面左上角蓝色文字“小微创业服务”进入主页,点击关注后,再点主页右上角"...",然后选择"设为星标",即可完成,感谢您的支持。
也可以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,目前筹建期,免费加入!我们会在这里分享很多重要的资料和精选讯息!
- 作者:小微之家
- 链接:https://www.xiaoweihome.cn/article/29614e2b-e63e-40cb-9def-5dff5523a149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